小长假首日161万人次出行祭扫 多重疏导缓解大客流
东方网4月3日消息:据《劳动报》报道,小长假首日共有161.03万人次市民出行祭扫,同比增1.8%,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的信息。另外,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等地存在的私售公益性埋葬地情况属于违规,正在调查。而保持10多年不变的海葬标准将上浮至2000元,补贴金额位列全国第一。
出行压力大现拥堵
据了解,小长假首日,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和骨灰堂共接待祭扫市民161.03万人次,同比增加1.8%;祭扫车辆14.05万辆,同比增加16.1%。
上午8点开始,祭扫客流出现高峰,G2(京沪高速)江桥入口和安亭出口、S5(沪嘉高速)南翔出口、G50(沪渝高速)徐泾入口等道口由于车流量比较集中而导致排队较长,出现拥堵。为应对大客流,公路部门在车流量较大的收费站从早上7点开始就采取亭外快速发卡和出口收卡放行等措施,保证快速疏导。
为缓解拥堵,嘉定交警先后临时封闭外环线(外圈)上沪宁高速以及外环线(内圈)上沪嘉高速的匝道。2架警用直升机对青浦、宝山、嘉定、奉贤等地的主要墓区和相关高速公路执行空中巡逻。
统计显示,昨日上海11条扫墓线路共投放定点班车285辆,发送450班次,运送扫墓15827人次。铁路上海站昨天发送旅客突破29万人次。长途客运总站日发班次超过1550多班,实载率达85%以上,刷新清明小长假历史纪录,方向主要集中在苏南、浙江地区等。
可否设临时集合点
“这里有块指示牌,靠近楼梯”……昨天一早,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格外热闹,不少市民打着手机在找人。记者发现,轨交站台并不宽敞,等人的乘客未及时离开,增加了拥堵,可到站外,更难找到一个地标作为集合点。
昨天8时刚过,记者从11号线江苏路站出发,此时站内客流较为平稳,到曹杨路站后,车厢瞬间被人流塞满,不少乘客拿着祭扫用品。安亭区域副站长刘伟璋介绍,上海赛车场站一早客流量达到1万多,平日全天也不过5000左右。为此增开了1、2、7、8出入口,便于疏散。但记者看到总有三五成群的“小队伍”占着已十分拥挤的站台。“我在等哥哥一家,约好一起去祭拜父母。”李阿姨已等了10多分钟,电话也打了好几个。地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市民往往选择站台上碰头,不仅有安全隐患,而且客流多也不容易找寻。
不仅站内,站外也能见到这样找人的扫墓客。对此,市民建议,在大客流的轨交站外或者墓园门口设立临时性的“集合点”,看似一件小事,却能减少不少麻烦。
海葬标准升至2000元
今年上半年,本市海葬补贴标准将有大幅提升。其中,海葬者家属补贴将由400元提升至2000元,和北京并列全国第一。殡葬机构补贴也将由150元提高至468元。这是昨天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透露的消息。
据悉,本市“十二五”期间的殡葬规划目标为“70282”,即70%的逝者入土,比“十一五”期间减少10个百分点;28%入室(采用室内葬、廊葬、壁葬);2%入海,比“十一五”增加1个百分点。就本市情况来看,去年海葬人数为2259人,目前海葬比例已达1.2%。本市今年上半年的海葬预约已排满,下半年海葬已登记18001900人。
私售公益性墓地遭调查
清明前夕,有市民反映浦东川沙新镇等地存在私售公益性埋葬地情况,销售的墓穴既无付款凭证,又无《墓穴证书》。根据《上海市公墓管理办法》,公益性埋葬地是为当地村民提供的骨灰深埋地,占地面积不得超过2亩。
为此,殡葬管理部门明确表示,向非本村村民出售公益性埋葬地的行为属于违规行为,各区县将加大执法力度,一旦查证属实,要根据规定严肃处理,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。